English

播种绿色的人

——记全国农村优秀人才、陕西省定边县长城治沙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石光银
2000-10-2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周晓曲 我有话说

位于陕、蒙、宁3省交界的毛乌素大沙漠南部边缘的陕西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曾经是一片沙碱交错,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不毛之地。陕西省定边县长城治沙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石光银便是此地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多年来,他带领群众治沙造林,并创造性地通过股份合作制,把沙漠绿化、沙产业开发和农民脱贫有机结合地起来,不仅改变了当地恶劣的生态环境,也为沙区群众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乡里乡亲把他誉为“播种绿色的人”。

沙漠和狂风怕的是树和草。1984年,抱着一定要赶走黄沙的愿望,石光银第一次与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要在3000亩荒沙上造林,光投资就得有十多万元,光靠自已肯定不行。于是他走东家串西家,动员了7个党员和群众,东挪西借凑足2万元买树苗,开始了种树造林。这一年,石光银领着7户男女老少,经常是十天半月守着沙漠,住在柳条和塑料布搭起的庵子里,一次造林下来,个个嘴角都长满了水泡,每张脸都晒成了黑包公。就这样苦干硬拚,终于,3000亩沙地上全种上了树。赶上当年雨水好,85%的树都成活了。首战成功鼓舞了他们的信心。

要想让更多的沙漠着上绿装,使治沙上规模,除了讲科学,还必须建立一个好机制。这是通过几年的努力,石光银的深刻感受。于是,1985年,他承包治理国有林场5·8万亩荒沙,就采取联户开发,入股分红的办法,成立了一个股份制治沙公司,并带头入股9万元。这在全乡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议论说,国有林场背靠国家,不知投资了多少钱,治理了几十年也不见成效,你石光银赤手空拳,能成什么气候?也许是他多年的努力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不仅吸引了邻近5个乡的群众纷纷响应,连内蒙古的群众也被吸引过来,治沙公司迅速发展到480多人的规模。4年的光阴在艰辛中过去了。终于5·8万亩荒沙全部得到治理。15年来,该公司共治理了20万亩的荒沙,治理区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2·5%,过去的不毛之地,如今变成了林草丰茂、牛羊成群的绿洲。

为了让沙区由“绿”变“富”,石光银和他公司的成员近两年又搞起了沙产业开发。建成了百亩育苗基地,培育美国大杏、法国葡萄等50多个品种的经济树果。与此同时,饲料加工厂、专业养殖场等小企业也建立起来,加工、经销治沙公司及周围群众的林产品。今春,他们又新建了210间厂房,准备筹办绿色罐头厂,加工沙生植物沙芥、苦菜、沙葱等绿色食品,还同宁夏葡萄洒业公司达成意向,建立千亩葡萄基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十多万亩荒沙变成片片绿洲,沙区群众也走上了富裕路。入股治沙公司的127家贫困户都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该公司又从白于山区接收了44户贫困户来这里安家落户。如今这些人家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200元,增加到1200元。为了让沙漠里的娃娃能上学,石光银带头先后筹集了5万多元办起了一所“黄沙小学”,使30多个上不了学的娃娃走进了课堂。

石光银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工作者,今年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底,还参加了联合国在印度召开的国际防治沙漠化会议。近日又被人事部、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称号。面对荣誉,这位豪爽的西北汉子仍然朴朴实实地说:“能为百姓做点事,为子孙后代做点事,是我的光荣,我的自豪。”位于陕、蒙、宁3省交界的毛乌素大沙漠南部边缘的陕西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曾经是一片沙碱交错,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不毛之地。陕西省定边县长城治沙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石光银便是此地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多年来,他带领群众治沙造林,并创造性地通过股份合作制,把沙漠绿化、沙产业开发和农民脱贫有机结合地起来,不仅改变了当地恶劣的生态环境,也为沙区群众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乡里乡亲把他誉为“播种绿色的人”。

沙漠和狂风怕的是树和草。1984年,抱着一定要赶走黄沙的愿望,石光银第一次与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要在3000亩荒沙上造林,光投资就得有十多万元,光靠自已肯定不行。于是他走东家串西家,动员了7个党员和群众,东挪西借凑足2万元买树苗,开始了种树造林。这一年,石光银领着7户男女老少,经常是十天半月守着沙漠,住在柳条和塑料布搭起的庵子里,一次造林下来,个个嘴角都长满了水泡,每张脸都晒成了黑包公。就这样苦干硬拚,终于,3000亩沙地上全种上了树。赶上当年雨水好,85%的树都成活了。首战成功鼓舞了他们的信心。

要想让更多的沙漠着上绿装,使治沙上规模,除了讲科学,还必须建立一个好机制。这是通过几年的努力,石光银的深刻感受。于是,1985年,他承包治理国有林场5·8万亩荒沙,就采取联户开发,入股分红的办法,成立了一个股份制治沙公司,并带头入股9万元。这在全乡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议论说,国有林场背靠国家,不知投资了多少钱,治理了几十年也不见成效,你石光银赤手空拳,能成什么气候?也许是他多年的努力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不仅吸引了邻近5个乡的群众纷纷响应,连内蒙古的群众也被吸引过来,治沙公司迅速发展到480多人的规模。4年的光阴在艰辛中过去了。终于5·8万亩荒沙全部得到治理。15年来,该公司共治理了20万亩的荒沙,治理区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2·5%,过去的不毛之地,如今变成了林草丰茂、牛羊成群的绿洲。

为了让沙区由“绿”变“富”,石光银和他公司的成员近两年又搞起了沙产业开发。建成了百亩育苗基地,培育美国大杏、法国葡萄等50多个品种的经济树果。与此同时,饲料加工厂、专业养殖场等小企业也建立起来,加工、经销治沙公司及周围群众的林产品。今春,他们又新建了210间厂房,准备筹办绿色罐头厂,加工沙生植物沙芥、苦菜、沙葱等绿色食品,还同宁夏葡萄洒业公司达成意向,建立千亩葡萄基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十多万亩荒沙变成片片绿洲,沙区群众也走上了富裕路。入股治沙公司的127家贫困户都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该公司又从白于山区接收了44户贫困户来这里安家落户。如今这些人家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200元,增加到1200元。为了让沙漠里的娃娃能上学,石光银带头先后筹集了5万多元办起了一所“黄沙小学”,使30多个上不了学的娃娃走进了课堂。

石光银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工作者,今年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底,还参加了联合国在印度召开的国际防治沙漠化会议。近日又被人事部、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称号。面对荣誉,这位豪爽的西北汉子仍然朴朴实实地说:“能为百姓做点事,为子孙后代做点事,是我的光荣,我的自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